欢迎光临重庆时报!

今天是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拒绝“隐形加班”需要劳资双方“断舍离”

    天歌

    “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成职场人加班主因”,“16.1%的职场人所在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这是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披露的数据。(4月25日《工人日报》)

    曾经根深蒂固的职场“加班文化”,在近年来出现松动的迹象。过去被很多企业所推崇的“996”、“白+黑”等加班模式,遭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和诟病。一些互联网企业相继宣布取消“大小周”制度,一些企业开始实行“1065”工作制,即上午10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

    这当然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现象,因为这可以充分保障劳动者休息的权利。不过,调查报告却提出了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劳动者的“隐形加班”现象。所谓“隐形加班”就是劳动者在下班后的时间,依然不得不关注和工作相关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处理和工作有关的事情,处于一种“不是加班胜似加班”的状态。

    “隐形加班”下的劳动者,表面上看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可实际上在本该用来休息、娱乐以及陪伴家人的时间依然忙于工作中的事情。而且,由于这不算是正式加班,单位自然也不会为劳动者支付额外的加班费用。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当下,很多工作中的事情都可以通过QQ、微信以及各种办公软件来处理,这就导致不少劳动者下班后的“隐形加班”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客观而言,由于一些行业职业具有特殊性,有时遇到突发情况,确实需要已经下班的职员紧急加班。这种情况实难避免,也不能等同于“隐形加班”。但是,如果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下班以后,仍旧通过电话、手机、微信群、办公软件等等给劳动者安排大量的工作,导致劳动者不得不利用下班时间来完成工作,这就是典型的“隐形加班”。

    “隐形加班”剥夺了劳动者的休息权,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尽快得以纠正。要想遏制“隐形加班”现象,需要劳资双方共同的“断舍离”。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既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对自己的员工多些体谅,断了让劳动者免费加班的念想,舍弃对劳动者休息时间的挤占。如果总使“小聪明”让员工多劳动,不仅会让员工反感,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还不利于企业培养凝聚力、向心力。

    从劳动者的角度而言,如果不是客观原因,比如突发状况导致的“隐形加班”,那么就要勇于用法律武器对不合理的“隐形加班”说不,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人力和劳动保障部门也要对职场的“隐形加班”问题给予密切关注,进行积极调研,主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漫画/陈彬

加班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庆时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张晓洁、胡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17日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人机交互等技术全球领先,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技[全文]
    2024-10-19 02:00
  • 10月14日讯(记者 郭跃)今日,宝马集团在2024年巴黎车展上展示了超过15款纯电产品,覆盖BMW和MINI两个品牌绝大部分细分产品线。  宝马集团丰富的纯电产品阵容和强大的产品力已获得了市场的积极认可。前9个月,宝马集团全球范围内纯电动[全文]
    2024-10-16 02:00
  •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价格下跌,二手电动汽车变得与传统汽油车一样经济实惠,英国二手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分类广告网站Auto Trader的数据显示,随着早期电动汽车购买者转向更新的车型,二手车市场不断扩大,二手电动汽车的价格已经降至[全文]
    2024-07-23 02:00
  • 6月18日上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比超过76%,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这也大幅催生了充电基础设施建[全文]
    2024-06-20 02: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重庆时报 chq.dcxin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