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催化剂(桂林)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发动机催化剂及金属载体研发、生产销售的能源企业,今年获得市场准入参与绿电交易,成交电量约80万千瓦时,预计可减少标煤燃烧约270吨、降低碳排放量约700吨。
“公司的稳步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绿色低碳战略布局,另一方面得益于税务部门高效出口退税服务。今年1-6月,我们累计享受出口退税近788万元。”巴斯夫催化剂(桂林)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黄华玲说。
为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加速能源消费转型,广西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聚焦出口企业对快退税款的诉求,打出无纸化、电子化、一体化管理组合拳,不断压缩退税时间,助力出口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
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西江梧州流域项目绿电成交电量约10万千瓦时,预计可减少标煤燃烧约34吨、降低碳排放量约87吨。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有“绿色”属性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公司已通过无纸化系统及时享受出口退税近170万元。
北海市鸿成海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水产品的加工、出口业务,年均出口额可达3000万元。“水产品常用的保存方法是冷冻,所以企业日常制冰、制冷需求较多,耗电量较大。如果购买绿色电能,获得绿电消费认证,不仅可以用于抵消企业范围二的碳排放,还可以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该公司负责人苏永成说道。
在北海,“税务管家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开展政策辅导,同时针对辖区高耗能企业送上当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企业的集合名单,为企业“绿电交易”牵线搭桥;在防城港,税务部门深入开展“税直达”试点,加强出口未备案企业政策宣传辅导;在贵港,税务部门采用“快报、快审、快退”“三快”工作机制,持续压缩申报表、填报数据项,跑出出口退税“加速度”。
在能源消费方式加速转型的发展态势下,新能源产业正成为广西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广西“新三样”产品,即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出口保持强劲增速,上半年合计出口59.5亿元,同比增长289.2%。
“税务部门推行出口退税业务网上办、极速办,第一时间把2181万元出口退税政策红利惠及企业。我们生产经营压力减轻了,产品研发进度加快了,‘走出去’底气更足!”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飞表示。
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生产的电池不仅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也是东盟市场上畅销的动力电池品牌。2022年公司实现产值28.87亿元,累计交付14万套电池包,折合销售电量2.1GWh,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增长。
受惠于税收好政策,广西金迪俊琪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先后与中山大学等高校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出多款电动三轮代步车、微型电动轿车、增程式电动轿车等新能源车,电动车及零部件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今年,我们享受各项税收政策优惠57万元。”广西金迪俊琪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宋学高说。
为保障新能源企业发展资金“不掉链”,广西税务部门落实落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通过对税惠做“加法”,为新能源企业进一步拓市场、抢订单、保份额再添信心。(莫鸿鲲 张燕萍)
上一篇 陵水千舟齐发 吹响“开渔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