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来自赵丽网友供稿:
(本文故事来源于身边朋友,以第一人称叙述,文中姓名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所以,很多老人都会把养老钱紧紧攥到自己手里,而不是交给儿女。
可我家婆婆是个特例,她非要把全部积蓄和工资卡,交给我,并且向我提了一个条件,我答应后她才安心。
我今年41岁,和老公结婚12年,有个10岁的儿子。我们一家住在三线城市,我在一家外贸公司做财务主管,老公是家装公司的项目经理。
两个人工资加起来每月能有1万8左右,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靠着精打细算,前两年终于把房贷还清了,现在日子过得还算踏实。
婆婆住在城东的老小区,离我们家开车要半个多小时。公公在婆婆72岁的时候走了,婆婆身体比同龄人硬朗得多,每天雷打不动去公园打太极,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
我和老公每周都会带着儿子去看她,有时候买点新鲜水果,有时候带些她爱吃的点心。婆婆总说:"你们工作忙,不用老往我这跑。"但每次我们去,她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高兴。
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冬天,婆婆在去买菜的路上被一辆电动车撞倒,右腿骨折。接到电话时,我和老公正在上班,吓得赶紧请假往医院跑。医生说需要做手术,住院至少半个月。
那段时间,我们夫妻俩忙得脚不沾地。老公天天往医院跑,送饭陪床;我下班就去接孩子,做好饭菜让老公送去。
最后,车主逃逸,医药费花了三万多,婆婆要用自己的存款,我们拦住了:"妈,您那钱留着应急用,这些钱我们还负担得起。"
婆婆死活不让我们出钱,她说自己有养老钱,不用我们出。但是我和老公都没同意,私自垫付了这笔医药费。
婆婆出院后,我们劝她搬来同住。可她看着自己渐渐好转的腿脚,就说:"我住惯了老房子,街坊邻居都熟,每天还能跟老姐妹唠嗑。你们放心,我还是能像以前一样照顾好自己。"
拗不过她,我们只好继续两边跑。每周固定三天去给她送菜,周末带着孩子去陪她一整天。老公还特意给看房子装了监控,手机就能看到婆婆的情况。
今年开春,我们发现婆婆的腿脚虽然好了,但上下楼梯明显吃力。老小区没有电梯,每次看她扶着栏杆慢慢挪,我们的心都揪着。
有天夜里下大雨,婆婆下楼扔垃圾时差点滑倒,这事让我们下定决心要接她过来住。
"妈,您就当是帮帮我们。"我握着婆婆的手说,"孩子天天念叨想跟奶奶住,我和大明(我老公)工作忙,家里也需要您帮着照应。"
老公也劝:"您要是有个闪失,我们得后悔一辈子。再说,我们现在事业稳定了,也该好好孝顺你了。"
婆婆沉默了很久,终于红着眼眶点头:"好,我跟你们住。其实,自从老头子走后,我一个人也挺孤单的。"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酸。我父母走得早,婆婆待我就像亲闺女一样,从我进婆婆家,就没让我受过半点委屈,坐月子细心照顾,孩子也是婆婆带到小学一年级才松手,那些年让我少操很多心。
婆婆现在老了,我们理应来孝顺。
73岁的婆婆搬来后,我们把朝南的主卧让给她住。每天清晨,她还是会准时起床打太极,我就陪着她一起练。
在日常家务上,买菜做饭都是我们做。婆婆爱干净,我们就让她扫扫地,晒晒衣服,适当运动就好。
婆婆最爱吃饺子,我们就固定每周六一起包饺子。我把面团揉好、馅料拌好,她负责包。
虽然她包得慢,但每个饺子都捏得特别认真。这时候我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婆婆开心,我们做儿女的也欣慰。
周末老公会开车带全家去郊外踏青,婆婆笑得比谁都开心。邻居们都说,婆婆搬来后气色好多了,看着比刚来的时候年轻。
可就在上个月,婆婆差点被电信诈骗骗走5万块钱。那天婆婆呆在家午休,突然有个陌生客服电话,说他抖音每个月会自动扣款800元,要帮她停掉,她急得都要去银行转账了。
婆婆那天准备转账的时候,幸亏打电话问我,我及时拦住了。这件事把婆婆吓坏了,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老了。
第二天,婆婆突然把我叫到她的房间,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红布包着的存折,郑重地递给我:"闺女,这16万你拿着,以后就由你来保管。"
我吓了一跳,连忙把存折推回去:"妈,这可不行!您自己的钱自己保管最合适,我们怎么能要您的养老钱呢?"
婆婆却执意要塞给我:"我现在记性越来越差,昨天还差点被骗,这钱放我这儿不安全。"
"那这样,"我想了想说,"钱还是存在您名下,我把卡和存折都放在您床头柜的抽屉里,需要用的时候您随时可以取。"
婆婆摇摇头,眼眶突然红了:"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糊涂了,钱被人骗光了,你就当是让妈安心,行吗?"
看她这样,我心里一酸,但还是坚持道:"妈,要不这样,钱我先帮您保管着,但你需要用时随时跟我说。你的工资卡自己留着,平时买水果买药都方便。"
婆婆拉着我的手,声音有些发抖:"闺女,妈就一个条件,等妈真的不能动了,别把妈送养老院,妈就想呆在家里。"
听到这里,我的鼻子都发酸,紧紧握住婆婆的手:"妈,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把您送养老院的。这钱我帮您保管着,您的工资卡你自己拿着。以后您需要什么,想买什么,随时跟我说。"
婆婆这才露出安心的笑容,把存折轻轻放在我手里。我小心地收好,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对得起婆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婆婆在我们家住了两年多,日子过得平静而温馨。直到两年后的一个冬天,她开始经常咳嗽,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后来竟咳出血丝来。
我们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是肺癌中期。
"妈,咱们好好治,现在医学发达着呢。"老公握着婆婆的手,声音都有些发抖。婆婆倒是很平静:"我这把年纪了,活够本了,你们别太费心。"
但我们怎么可能放弃?医生建议做靶向治疗,一个疗程就要7万多。婆婆听说后直摇头:"太贵了,我这老命不值当花这么多钱。"
我当即拿出婆婆的存折:"妈,这是你的钱,就该用在您身上。"
治疗过程很辛苦。婆婆经常恶心呕吐,我就变着花样给她熬粥;她夜里咳嗽睡不着,老公就陪在床边给她拍背。
儿子也很懂事,每天放学就到奶奶住的医院,给她讲学校里的趣事。
就这样,我们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给婆婆治病。经过三个月的靶向治疗和精心照料,婆婆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了,CT复查显示病灶也缩小了不少。
"治疗效果比预期要好,"主治医生看着检查报告说,"不过老人家年纪大了,后续还需要长期服药调养。"
我们听了都松了一口气,婆婆更是开心得像个孩子,连连说要多活几年看着孙子长大。
随着季节更替,婆婆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春天回暖时,她能自己走到阳光房晒太阳;阴雨天时,又需要我搀扶着才能起身。
但我注意到,她的气色确实在一点点好转,从最初的苍白如纸,到现在偶尔还能泛起红晕。
到了来年春天,婆婆突然发起高烧。送医检查后,医生说是免疫力下降引起的肺部感染。
"好在肿瘤控制得不错,"医生宽慰我们,"这次主要是对症治疗。"住院期间,婆婆悄悄把我叫到床前,颤巍巍地从贴身口袋里摸出工资卡:"这卡里的钱,你们拿着。"
我连忙说:"妈,您这是干什么?你的病都在好转,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婆婆却执意把卡塞进我手里:"我的病我知道,能好到这样已经知足了。这些钱,就当是妈留给孙子的。"
现在婆婆虽然需要长期服药,但能在自家阳光房里安享晚年,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那张工资卡我一直好好收着,里面的钱分文未动。
人老了,就像个老小孩,心里没有安全感,我们给她一个承诺,就是让她放心。
这份双向的信任,让我们的家充满了温暖,每个人的心里都格外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