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重庆时报!

今天是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育厅发布通知,高考考生迎来坏消息,家长欲哭无泪

不知不觉,距离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至今已经有46个年头了,这46年以来来,高考历经了几代人,无数普通人通过高考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作为我国最高规格的教育选拔机制,高考在人们心中也树立了公平、公正的形象。

说实话,人生一辈子都一直在成长,可每次的成长以及经历都会留下不同的烙印,高考是我们人生中最开始起步的烙印,它也在告诉我们未来的很多决策都从这里改变。

虽然高考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出路,但是高考却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经历,不是所有人都能对高考充满着期望,但只要进入高考就该珍惜这次人生磨砺。



教育厅发布通知,高考考生迎来坏消息,家长欲哭无泪!

2023年高考已经落幕,根据统计,今年报考总人数达到1291万,再次创造历史性新高,这也意味着今年的竞争势必会更激烈,高分阶段的层次元素自然也会明显增加。

而从今年各省教育厅公布的高考分数线来看,我们看到江西分数线出现明显上涨,虽然吉林和云南的一本线出现下滑,但在高分层次基本还是保持稳定。



而根据一分一段表可知,我们发现浙江今年高考690分以上有785人,700分以上的总共有259人,高分段人数较多,这对于本省的考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势必会抬高高考录取分数线。

更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今年高考697分的学生人数达到312人,按照往年的招生名额情况,估计在700分左右的学生都上不了清华北大,这种情况确实有些讽刺,但这又是不得不承认的现状。



而即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之下,最近几年教育厅还发布通知,复读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多省的措施具体如下:

河南省教育厅:已经被大学录取但是并没有报到的学生,此行为将会计入学生的个人档案,未来复读在选择学校方面会受到限制;

贵州省教育厅:全面取消各类特长生的招生,严禁跨审批区域招生、掐尖招生、违规争抢生源、超计划招生和提前进行招生,公办普通高中一律不允许招收复读生;



湖北省教育厅:严禁各地公办高中进行违规招生,不支持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

四川省教育厅: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能开设复读班,其它开设复读班的高中需要按照相关要求登记学生的信息;

黑龙江省教育厅:各地的普通高中不得设立复读班;

云南省教育厅:普通高中一律不能够招收择校生以及借读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允许招收复读生。



多地对复读生的招生已经进行限制,特别是有些地区“一刀切”斩断考生的退路,这对高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考生一旦想要复读,那么只能去私立学校或者校外复读机构。

大家知道,相对于普通高中,私立学校以及校外复读机构不仅学费高,教育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对此,不少家长也是欲哭无泪!

复读政策为啥要调整?

复读是高考的优惠政策,能很好地缓解考生的压力,也是留给考生们的一条退路,而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这么多年,或许有些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停招?



其实总体来说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最近几年不少高中针对复读生专门制定发布的招生简章,真可谓是“明码标价”,根据高考成绩收取不同的“学费”,这样做显然不正常。

其次,这也是考虑高考公平、公正的形象,因为最近几年复读生越来越多并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而由于复读生基数很大,最近几年各地都迎来了新高考,此时限制复读生规模是最佳的选择。

这样不仅保护了应届生的利益,毕竟大量复读生一起竞争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且如果每年有大量考生填报了志愿,但对结果不满意而选择复读不去就读,这会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不利于教育良性发展。



除此之外,之前的选择复读的考生主要是能够考上大学,这些考生基本都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而现在呢?很多复读生其实已经考上大学,有些考生高考分数相对来说还不错,这无疑给高考的公平性以及严肃性带来巨大的冲击。

笔者寄语

总体来说,限制公办高中招收复读有利也有弊,但无论怎样,高考生们都应该全力以赴的应对自己的第一次高考,说实话,如今复读生的压力很大,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下,能不复读还是尽量不要复读。



大家要明白,高考如登山,登山的意义不在于登至山顶,更重要的是在于登山过程中的努力以及对山顶的美好遐想和途经的风景,甚至登山带来的疲惫和辛酸,那种感受应该是登山人最珍惜以及向往的。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庆时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本报讯(记者李祺瑶 牛伟坤)今天上午,本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将于本周二和周三举行的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面临“高烤”。为了给考生营造清凉、舒心的考试环境,各考点校正在精心准备降温设施。考试当日,各考点校将提前开空调降温。室外防晒设施,是各考[全文]
    2025-06-24 00:18
  • 随着高考落下帷幕,6月10日,12321受理中心官方公众号发布“警惕高考后涉考诈骗陷阱”提示,提醒考生和家长避免遭遇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高考相关骗局,包括““提前查询分数”骗局、“伪[全文]
    2025-06-12 00:07
  •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近日,河北衡水,有人发帖举报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之子郗某某赴西藏报名高考,被指“高考移民”。西藏教育考试院称,郗某某户籍在藏,但其父援藏未满三年,已取消其报考资格。(据8月19日中国青年网)举报文章指出,郗某某高中三年学[全文]
    2025-04-26 11:58
  • “学霸”这个词,大多数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大概就是那种带着厚厚眼镜,低头埋头背书,沉默寡言的“书呆子”形象。每次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啊,学霸就是每天背书,死读书,根本不懂娱乐,完全不会玩游戏”,我真的是忍不住想笑——你怎么能这么低估学霸的魅力[全文]
    2025-04-26 09:3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重庆时报 chq.dcxin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